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技术

专业代码:660101

二、基本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三、设计依据

(一)专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社会背景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十三五”期间,我国机械制 造业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国家《“十 三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于 由机械制造大国转变为机械制造强国。

唐山是百年工业重镇、“中国近代工业摇篮” ,是京津冀都市圈重 要的经济支撑,唐山市在“十三五”规划中,将装备制造业提到了钢铁工业之前,位居发展“首位” 。以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装备、 自动焊接设备、冶金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加快高速动车组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建设,逐步树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玉田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印刷机械制造基地,印刷机械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每年印刷机械的需求量以 20%的速度增长。

由此可以预见,随着京津冀区域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 技能型机械制造技术专门人才。

2.人才需求分析

(1) 京津冀区域装备制造业用工情况分析

随着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岗位需求也随之发生较大的

 

 


变化。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每年对校外实训基地和毕业生就业企业的人才 结构和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调研。主要是玉田盛田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 (天津) 有限公司、长城汽车 (天津) 有限公司、新宏昌重工 集团、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以及玉田县内印刷机械 行业中小规模企业。调研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



图表1: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职业统计表

数据显示,玉田及京津唐周边区域企业当前和未来三年岗位结构中,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职位方面,需求较大的职位有机械维修操作工、焊工、数控、磨工、铣工、钳工、钣金工等。

通过调研情况分析,企业除了重视员工专业能力以为,对员工适应 环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安全和保护意识、技术资料的表达能力、设备操作规范、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质量意识、人文素质等也是企业在聘用人才时考虑的因素。但企业又不愿意承担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责任,因此培养学

生综合职业能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生源分析

近几年,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生源主要来自初中分流,其中,没有经 过中考前的系统学习,缺少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 自控能力较差,

 

 

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视野不够开阔。但这部分学生,思想相

对活跃,肯吃苦,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兴趣广泛,沟通能力相对较弱。

四、专业培养目标

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 强劳动教育,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五育并重”的教育体系,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形式,了解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通用设备装配、操作及维护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可

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岗位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京津冀区域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第一

线,主要从事机械装配、调试与维修、质量检验、普通机床操作等方面 的岗位技能工作或企业一线的技术、生产管理工作。

(二)就业的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为初级岗位、 目标岗位和升迁岗位(图表2)。其中,本专业学生毕业即可胜任的基本技能型工作岗位为初级岗位,工作2~3年后晋升的岗位为本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其中,机械装配与调试以及售后服务是本专业的关键岗位;升迁岗位主要为基层技术和管 理岗位。



图表2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三)职业能力结构

1.基本职业能力

(1) 熟知通用机械设备或印刷机械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能 读图识图、掌握一定的车、钳、刨、铣、钻等机械加工和焊接技能。

(2)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 AutoCAD 辅助设计能力、基本的机械测绘能力。

(3) 通用机械的操作运行、安装、维护、检修能力及故障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

(4)编制装配工艺和操作规程以及识读技术文件的能力。

(5)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维护和检修机电设备的能力。

(6) 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一般机电故障。

2.关键能力

(1) 社会能力

①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②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一定的 管理能力。

③工程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和 安全意识。

(2) 方法能力

①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不断学习、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知识能力。

②信息处理能力。具有收集、筛选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

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发现、归纳问题,并提出解决 方案的能力。

④创新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

(四)毕业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标准方可毕业:

 

 


1.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中所有指定课程并至少达到成绩合格标准。2.获得以下职业技能证书的至少一项:

(1) 钳工中级证书;

(2) 中级制图员;

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计

(一)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现代学徒制为背景,以订单培养为主线,将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三级能力培养模块,创新了“学岗融通,能力递进”阶梯分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努力实践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 动的办学新机制,先后与玉田印刷机械行业协会、天津丹华、长城汽车 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协议。依托玉田县印刷机械行业协会和玉田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形成印机行业订单,开设“印机班”;与 长城汽车、新宏昌重工集团、天津丹华精密电子部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开设了“长城班”、“宏昌天马班”、“丹华班”。学生通过“一体化实训室—— 生产性实习车间——工厂”之间的轮换学习,综合职业能力逐级提升,同时增强学生的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全面推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政府搭台、学 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三方联动方式,形成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独具特色的“学岗融通、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建设

1.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转化,重构学习领域课程

在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举行课程开发与建设研 讨会,与长城汽车 (天津) 有限公司、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新宏昌重工 集团、玉田盛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的技师、工程师和部门技 术主管等实践专家研讨,根据本专业岗位 (群) 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 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转化,重构核心课程和技能方向课程内容。

 

 


2.以岗位为导向,技能为主线,能力为核心,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依据典型任务转化学习领域课程,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 (技能) 方向课程三大模块, 实现学科课程、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共融的多元“理实一体”课程 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机械加工与装调技术应用能力。

根据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三级能力培养模块,分阶段组织教学:

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第一、第二学期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专项训练和跟岗实习模块:第三、四、五学期在理实一体教学基础

上,进行机械加工、装调、维修操作等技能模块专项训练,结合企业进 行工学交替实习,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装配与调试技能。并根据中级技能鉴定要求进行中级工考证专项模块训练,根据企业订单,同时让学生参与产品加工,实现产学结合。

顶岗实习模块:第六学期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进行企业顶岗实

习,进而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向工人角色的转变,实行“双证”制,

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依托机械制造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创设真实氛围工作环境,形成仿 真工作场所,开展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按照任务引入、任务分析、展 开探索、任务完成、归纳提高的过程实施,将教、学、做融入教学活动 中,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职业性的要求。学生在完 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使“教、学、做”真正成为一体。

 

 


七、专业课程简介

(一)专业基础课

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校企共建课程)(500学时)

本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通过 5 个模块,32 个项目,讲述了工量具使用、錾、锯、锉、刮研、孔加工、螺纹加工等钳工技能,通过国家竞赛指定设备 THMDZT-1 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讲述机械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同时融入趣味实训任务,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主动、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钳工的各项技能,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书在内容上,贯彻“循序渐进”“少而精”,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穿插在实践教学之中,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遵循专业理论的学习规律和实践技能的形成规律,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设计系列项目,在任务引领下学习钳工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避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在形式上,通过“学习目的”“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生在完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后,能独立完成钳工加工基本技能;能在训练过程中体现安全、环保、质量、效率、7S、团队协作等 理念。

职业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章;

(2) 能培养学生安全与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3) 能在生产过程中贯彻 7S理念,将其变成工作中的自觉行动;

(4) 能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文明生产;

(5) 能在生产过程中贯彻环保的各项规定;

(6) 能与同事间相互协作完成生产任务;

(7) 能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书面表达,形成技术文件;

 

 


(8) 能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积累和总结;

(9) 能自学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能力;

(10) 能进行有效沟通;

(11) 能正确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与定位,冷静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挫折;

(12) 能吃苦耐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

做到爱岗、敬业。

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工作项目

工作任务

建议

学时










1








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任务一:钳工认知安全生产常识










200

任务二:钳工量具认知

任务三:基本入门技能

任务四:孔加工

任务五:螺纹加工

任务六:刮削

任务七:研磨

任务八:铆接

任务九:矫正

任务十:弯形

任务十一:曲面锉削

任务十二:单件加工


2


趣味实训

任务一:制作鸭嘴锤头


80

任务二:制作开瓶扳手

任务三:制作 90°刀 口角尺




3




锉配实训

任务一:四方体和六方体锉配




100

任务二:五方体锉配

任务三:圆弧锉配

任务四:凹凸体锉配

任务五:燕尾锉配


4


中级工考证强化训练

任务一:拼块


50

任务二:角度对块

任务三:五方配件


 

 


序号

工作项目

工作任务

建议

学时



任务四:开式镶配


任务五:F形镶配






5






机械装调训练

任务一:THMDZT-1 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使用说明






70

任务二:变速箱的装配与调整

任务三:二维工作台的装配与调整

任务四:齿轮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

任务五:分度转盘模块装配与调整

任务六: 自动冲床机构的装配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