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660103  

二、基本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  制: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设计依据  

(一)专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社会背景  

加工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 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 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而现在, 中国已经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  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制造业,明显增强了竞争能力。  

随着京津唐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为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印刷装备制造成为了玉田县的主导产业,而玉田也成为了中国北方一个印刷机械的重要产业聚集区。随着产业结构的 调整,设备的更新换代,这些企业拥有大批先进的数控设备,对数控技术 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岗位需求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玉田县及周边地区企业的人才结构和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调研。主要有北京新宏昌天马、天津长城公司、天津雷沃动力、河北杭萧公司、河北中钢公司、玉田盛田印机、玉田元创印机、玉田金玉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YUTIANVOCATIONALEDUCATIONCENTER  

农机公司、玉田宏炜机械厂等 20 多家大、中、小规模企业。调研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玉田县及周边地区数控人才需求状况  


 
 


 
 


 
 

调查范围  


 
 

数控人才来源  


 
 

学历状况  


 
 

工作岗位类型  

从学校  

招收应  

届 生  


 
 

从社会  

招 聘  

自行培  

养操作  

  


 
 

本科  

以上  


 
 

本科  


 
 

专 科  

中专  

及以  

  


 
 

数控编程  


 
 

系统维修  

床 作  

机 操  

以上  

均能  

从事  

玉田 县及周边地区  


 
 

55.4%  


 
 

30.1%  


 
 

14.5%  


 
 

5.5%  


 
 

18.8%  


 
 

30.4%  


 
 

45.3%  


 
 

33.2%  


 
 

10.4%  


 
 

48.3%  


 
 

8.1%  

根据上表所示,玉田县及周边地区数控人才的学历为专科和中专及以下人才占 75.7%,主要以中职教育为主。数控人才来源中从学校招收应届生占 55.4%,其次是从社会招聘。从事工作岗位类型中机床操作占 48.3%,数 控编程占 33.2%。并且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从企业调研情况分析看,企业对员工敬岗爱业、沟通与协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需求更为直接;他们希望毕业生能够正确对待工作,能够将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但与此矛盾的是,企业更愿意承担员工岗位技能及知识培养,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人格培养却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操作规范,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生源分析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生源 90%以上来自不愿参加中考的初中学生,9% 左右的没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学生,1%左右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二是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三是问题相对较多,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四是对教育的敏感度较低;五是承受挫折能力较强;六是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心理调适能力较强;七是对荣誉等肯定性评价的敏感度较高;八是对社会了 解较多,社会实践能力较强。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制造业,培养具备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等能力,掌握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 管理、CAD/CAM 软件的应用、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数控机床维护等知识,能够在机械制造类企业从事绘图员、普通机床操作、数 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调整、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制定、普 通机床、数控机床简单维修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规格  

(一)服务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玉田县及周边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普通设备、数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可从事机械绘图、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软件使用、数控编程、数控改造、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二)就业的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为初级岗位、晋升岗位和升迁岗位(如图 1)。 其中,本专业学生毕业即可胜任的基本技能型工作岗位为初级岗位;工作2~3 年后能胜任晋升岗位;升迁岗位主要为基层技术和管理岗位。  


 
 


 
 


 
 

图 1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三)职业能力结构  

1.基本职业能力  

   

   

(1) 具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2) 具有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3) 具有数控机床手工和自动编程的能力;  

(4) 具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的能力;  

(5) 具有CAD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6) 具有 CAD/CAM 软件应用的能力。2.关键能力  

(1) 方法能力  

具有能根据工作任务主动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资料,并在工作中有效应用的能力;能根据工作需求收集、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 社会能力  

能与领导、同事等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质量意识、道德品质、竞争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健康心理。  

(四)毕业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标准方可毕业:1.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中所有指定课程并至少达到成绩合格标准;  

2.普通车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必须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的水平;  

3.获得以下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至少一项:  

(1) 车工中级证书;  

(2) 数控车工中级工证书;  

(3) 数控铣工中级工证书;  

(4) 1+X 初级模块证书至少 1 个;  

(5) CAXA绘图员。4.取得顶岗实习合格鉴定证明。  

5.写规范字、讲普通话,取得普通话三级甲等以上等级证书。  

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计  

(一)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发展“阶梯分段、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培养模 式将中职教育的三年学制划分为三个学段 (如图2) ,内容为学生“双基”的培养:“双基”一为品德素养;一为岗位技能。教学环境为“双环境”:一为企业化课堂情境;一为真实企业情境。考核学生为“双参与” ,主要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 式,与县内及周边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共建育人环境、共 建师资队伍,在“真任务、真环境、真过程”的情境中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规律,按照岗位层次设计学习阶段,为 学生做到从“初学者”到“职业人”的转变奠定基础。课程体系面向多个 层次岗位群,通过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实施一体化教学,使专业课成 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主渠道。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技能大赛、技能 节、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 2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二)课程体系设计  

1.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行动导向、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基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以普通车床操作工、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编程工艺员、绘图员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构建“行动导向、能力递进”  

的专业课程体系 (如图 3) 。  


 
 

图 3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1) 设计“技岗对接”的技能课程模块  

根据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专业基础技能培养” 、“职业核心技能培养”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人素质培养”四 大模块。  

“专业基础技能培养”模块对接初级岗位,主要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具有宽而广的特点,为后续模块课程的开展提供必须够用 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模块对接晋升岗位,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学习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应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YUTIANVOCATIONALEDUCATIONCENTER  

性强,模块内主要课程,依照“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单项到综合”的认知规律,融入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素养。  

“职业人素质培养”模块对接晋升岗位和升迁岗位,通过顶岗实习,为“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变迁奠定基础。  

(2) 设计基于工作情境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块  

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课程建  

设中,通过一体化的4 个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一:机械制图;学习领域二:车工实习;学习领域三: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四: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 、生产性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将实践教学贯穿 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 设计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即文化素质拓展课:阅读与欣赏、演讲与 口才、书法;并借助“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为核心的 7S 管理基础平台” 、“以职业素质拓展教育为核心的技能大赛、技能节活动拓展平台” ,将职 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 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尽快向职业人转化。  

2.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重构课程内容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举行课程开发与建设研讨会,与玉田盛田印机公司、玉田元创印机、玉田新联印机、玉田信旺机械厂、玉田宏炜机械厂等行业企业的技师、工程师和部门技术主管等实践专家研讨,根据本专业岗位 (群) 要求,分析工作任务及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如表 1) 。  


 
 

表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目标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  


 
 

工作岗位  

实际  

工作  

工作流程  

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  

职业核心能力  

普 通  

生产准备  

接受任务单→分析图纸→分析工艺文件→领料→准备  

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械零件绘制方法;常用金属材料性能;  

①熟练操作普通车床;  


 
 

   

   


 
 

河北省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YUTIANVOCATIONALEDUCATIONCENTER  


 
 

工作岗位  

实际  

工作  

工作流程  

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  

职业核心能力  

车床 操 作 工  


 
 

工、量、刃具→开机→调整机床  

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普通车床基本结构;定位原理和方法 ;工装、量具、刃具选用、使用;刀具几何参数确定;公差配合知识;切削用量选用原则; 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能读懂中等复杂的零件图;能够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  


 
 


 
 

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  


 
 


 
 


 
 


 
 


 
 


 
 


 
 


 
 


 
 


 
 


 
 

②根据图纸要求 ,独立完成合格工件的加工;  


 
 


 
 


 
 


 
 


 
 

生产加工  

流程 1:装夹工件→首件试切→停机→初检合格→拆卸工件→清理工件、夹具→安装下一工件→加工→填写作业记录单。  

流程 2:装夹工件→首件试切→停机→初检不合格→调整机床→再试切  

工件送检  

提交作业单→工件送检查工段检验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  

场地  

清点并交还工、量、刃具→工具、辅件定置摆放→清理、保养、维护机床  

数 控 车 操 作 工 数 控 铣 操 作 工  


 
 


 
 

生产准备  

接受任务单→分析图纸→分析工艺文件→领料→准备工、量、刃具→开机→调整机床→程序试运行  

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械零件绘制方法;常用金属材料性能;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机床基本结构;定位原理和方法 ;工装、量具、刃具选用、使用;刀具几何参数确定;数控程序编制知识;公差配合知识;切削用量选用原则;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